12月9日凌晨1點左右,王杰繞著剛剛澆筑的延安路大橋北岸主線引橋第9聯底腹板和A匝道第2聯頂板仔細巡查一遍,向后場拌和站和項目施工群發送完報備信息后回到宿舍。
這樣的場景,在項目大干期,幾乎是王杰的工作常態。入職安徽水利4年來,他一直扎根一線,通過多個崗位的鍛煉,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管理經驗,成長為項目管理的多面手,大家給他取了個響亮的昵稱:“多邊形戰士”。
作為延安路大橋項目工程管理部部長,王杰每天需要協調各班組現場施工。因此,“計劃”對王杰的工作至關重要,每天晚上睡覺前,對當天的工作進行復盤是王杰的必修課,第二天甚至一周的工作計劃他也會提前安排,了然于心,用他的話說就是:“不打沒準備的仗。” 他通過精準預判,協調班組長把每個工種的結束時間精確到“時”,確保各工序合理穿插,無縫銜接,保障項目順利推進。“物資設備部,近期要進行現澆箱梁澆筑,?28、?16鋼筋請提前進場到位”,“汪老板,你們多加點人頂上來,不能耽誤現場的進度”……
在延安路大橋項目建設初期,面對人員尚未到位的困境,王杰迎難而上挑起大梁。來回穿梭于施工現場和辦公室之間,緊張而忙碌是他每天的工作狀態。一天現場的工作結束,夜深人靜時,他會在辦公室總結當天的工作,編寫《施工日志》。在他眼里,工地上無小事;在他心里,工作不分八小時內外。正是這種井井有條工作方式,讓他成長迅速。
如今的他,在工程管理上,已然能獨擋一面。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抓質量他有“鐵腕”風。大到鋼材,小到一塊砂石,他都嚴格按標準化規范要求,定期檢驗,不合格的堅決要求返工。砼澆筑前,他會提前將各個部位、各工序的質量監控責任到人。澆筑過程中,對每道工序都親自驗收,逐根檢查鉆孔記錄、孔深、孔徑、傾斜度、沉渣厚度等各項指標,確保在規范要求誤差之內。正是由于他的一絲不茍和團隊的默契配合,延安路大橋項目目前澆筑的261根樁基驗收全部為I類樁。
王杰雖不善言辭,但勤奮好學卻是出了名的。對新知識的學習,他總是沖鋒在前。利用業余時間他自學了無人機的操作,在他的帶領下,項目其他人員也紛紛加入學習無人機的行列,現在項目已經有不少管理人員都能熟練操作無人機,為項目記錄了很多寶貴的過程影像資料。在學習公司各項管理制度上,他獨辟蹊徑通過“你問我答”的形式調動大家學習積極性,在今年9月安徽水利組織的“質量月”知識競賽中,他帶領的項目團隊取得三等獎的好成績。
初心在方寸,咫尺在匠心,一步一個腳印,踏實做好每件事,“多邊形戰士”王杰一定會不斷超越自我,一往無前,為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。